1、蔡:choi。蔡cài:总笔画14画。基本字义:野草。占卜用的大龟:蓍。流放,通假字:“三百里夷,二百里”。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姓:出自姞姓,为黄帝支裔;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的后裔。
2、蔡的拼音是cài。蔡,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cài,形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此字本义一般认为指野草。文献中一般用作国名,即蔡国。蔡也是姓氏。古时又称占卜用的大龟为蔡,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这种大龟出产于蔡地的缘故。蔡,形声字。从艸,祭声。“蔡”字甲骨文构形不明。
3、我姓蔡,蔡桓公的蔡。蔡姓主要有三大起源:一是源自周武王姬发,他灭掉商朝之后,将五弟叔度赐封于蔡,建立蔡国,被楚国灭掉后,遗民以国为姓。二是源自黄帝后裔中的姞姓分支,姞姓氏族中的蔡系主要负责祭祀的事务。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4、蔡伦。蔡伦是明确的答案。以下是关于蔡伦的 蔡伦是中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发明家、书法家、政治家,其最为人所知的贡献是改进了造纸术。他的发明对于世界文明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蔡伦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其为人刚正不阿,在官场中敢于直言,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蔡伦(9-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人物名字:蔡伦】【拼音:CAI LUN】【字号:字敬仲】【所属朝代:汉代】【生卒年代:?—121】【籍贯: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人物简介:东汉官吏、造纸术改进者。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蔡伦是东汉的。蔡伦(61年/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1、蔡伦(约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人。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被传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人。 蔡伦于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汉章帝建初年间,担任小黄门(较低品级的太监职位)。汉和帝即位之后,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谋划。
2、卷入宫廷斗争,无疑是蔡伦人生的污点。但是,蔡伦发明造纸术,他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歌颂和铭记。
3、然后蔡伦又出现了,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了造纸术,让邓太后很是高兴,蔡伦也终于登上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4、蔡伦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发展,但“造意用树肤以为纸”者,倒有可能是蔡伦或其尚方下属。皮纸用树皮纤维制成,其技术难度比麻纸更大。蔡伦的贡献就在于使皮纸生产在东汉发展起来。麻纸及皮纸是汉代以来1200年间中国纸的两大支柱,中国文化有赖这两大纸种的供应而得以迅速发展。
5、蔡伦是被安帝的宠臣王圣、李间等借故定罪而死,当时被害者有邓后家族及以四知故事传名后世的杨震等。冤狱曾使朝野震慑,作为御犯而死的蔡伦,其生平史绩只能在同情者之间留传。三十年后桓帝命史官曹寿、延笃为他平反立传,其经历能载人东观汉记及各家东汉史书。
6、蔡伦的成就 造剑显奇能 蔡伦任中常侍后时常陪伴在和帝左右,和帝甚是依赖蔡先生。年幼的和帝总是贪玩而不顾学习,蔡伦以光武帝的 故事 告诉和帝,为君王者必须心系天下,并常常教导和帝治国之道,自此以后和帝除了日常学习以外常在御花园习剑。
蔡伦传作者将蔡伦将他发明造纸之前后两个时期的主要事迹、任职与经历分别编排在四两段,并在这两段衬出蔡伦发明造纸的前因与后果,使这篇传记文章结构合理,组织有序,用词严谨,是一篇很好的古代科学家传记。已有不少作者对蔡伦传加以论证,证明其内容符合历史,符合科学。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TSAi Lun)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纸是我们可敬的蔡伦发明的,真可谓“纸的父亲”。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
蔡伦是中国古代工艺家之一,他最为人所知的贡献是在纸张制造方面。他发明了一种新的纸张制造技术,使用树皮、麻、棉等原材料,经过筛选、半精细处理、浆渍、漂白等步骤,最后再晾干而成。这种纸比先前使用的竹简、丝帛等传统物料更加廉价,更易于制作、保存、传播和使用,因此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
人物生平 蔡伦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耒阳地处今湘江支流耒水流域,是谷米之乡。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 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
蔡伦(约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耒阳(今湖南省衡阳市)人。他改进了东汉时的造纸技术,被传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人。 蔡伦于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汉章帝建初年间,担任小黄门(较低品级的太监职位)。汉和帝即位之后,升任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的谋划。
东汉时期的蔡伦 蔡伦最大的成就就是改进了造纸术,相信对于此人们都是非常清楚的。造纸术算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可是在最初造纸术并不是很好,是经过蔡伦的改进之后,才逐渐用到各个领域当中的。而蔡伦也是因为这件事,才得以流传千古。
第一位是蔡伦,他改进了造纸术,这一发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伦在进宫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技艺,如冶铁、养蚕和织造等。入宫后,他凭借自己的才智,很快摆脱了粗活,转而在尚书房伺候皇帝,负责管理尚方宝剑,并为皇帝准备纸张和墨水。
然后蔡伦又出现了,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了造纸术,让邓太后很是高兴,蔡伦也终于登上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进入皇宫后,蔡伦开始读书识字。他勤奋肯学,成绩非常优异,因而得到赏识,职务一路升迁。蔡伦曾经担任尚方令一职,这是一个主管宫廷器具生产的官位。蔡伦在这一职位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创造性才华。他曾经设计监制了许多宝剑、器械等,无不精细严密,为后人所效法。
蔡伦也被说成是有权势的高级宦官、进人贵族行列、像蔡伦这样的官僚是不会从事生产劳动的,从而动摇了蔡伦发明纸的传统说法。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宦官,他改进了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鱼网等植物纤维作为原料,创造了植物纤维纸,这项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此,人们都用这种纸,并在全国通称蔡伦造的纸为蔡侯纸。蔡伦的改进在于增加了几个步骤。首先,他将树皮、棉絮、麻等植物纤维打成浆糊,然后加入鱼网和碎布,搅拌均匀后将其倒入木质的模具中,再用布把纸压平,晾干后再刮成纸张。这种方法使得造纸更加均匀、结实,纸张的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古籍中的已有记载,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已经有人使用纸张。
元兴元年(105),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蔡伦这一改进,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