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管线路施工前,要规范布设水管线路,确保位置准确无误,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让你能轻松找到暗埋的水管位置。冷热水出水口要平行冷热水出水口要保持平行,深浅一致,内丝弯头端正,同时满足安装热水器或混水器的要求。固定水管线路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管线路进行固定,避免后续施工不小心改变水路位置。
2、水管沿着墙顶走 因为刨地地下有很多暗埋的管道,刨地本身就很不安全,万一破坏了原来的地下管道将非常麻烦!而且走地的话,在后期的装修过程中,万一电钻破坏水管,影响安全。当水管走顶引到卫生间时,遇到您需要出水的地方,则应开竖槽往下。
3、排水管道施工规范详解: 生活污水管道应选用白鹭塑料管、铸铁管或混凝土管。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生活污水塑料管道、悬吊式雨水管道的坡度必须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排水塑料管应按设计要求及位置安装伸缩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米。
1、要想做好地铁轨道的施工,有效的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保障,首先,就要以绿色环保为前提合理控制工程建设规模,放慢建设速度,不能一味的追求重大工程所带来的GDP效应;其次,推行工期定额或合理安排工期,夯实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基础。建议制定轨道施工各专业的工期定额,要求未达到定额规定工期的不得组织验收或者适当延长保修期。
2、该施工安全问题如下:技术风险: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技术问题,就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甚至工程停工。经济风险:轨道交通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经济不景气,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资金筹措和后续运营。
3、盾构法是当前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常用方法,本工程运用深层监测技术对软土地层中的盾构地铁隧道施工进行了监测,将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地层实际变形情况实时反馈至操作面,直接用于调整施工参数和判定管线的安全情况。最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并确保了管线的安全性,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4、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经济。顶进法 顶进法又称顶管法,是利用机械力将预制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或钢质管道顶入地层中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土层,在软岩和其他松软地层中也有使用。优点:顶进法对于长距离运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还是重轨,都是按照每米来计算标准的重量的,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实际的轨道施工。 工程工期随着工程进展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是铺轨工期被压缩,这时往往要在原设计的铺轨筹划基础上调整方案。尽可能多增加铺轨作业面能最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需要在合适地点增设辅助铺轨基地。
6、轨道路基的沉降原因有前期施工的分层压土不实、路基的排水组织不到位等,这些故障如果在后期处置往往难度较大,因此应在设计阶段就严格把关,在审图阶段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分为强电和弱电两部分,常用室内配电、电气照明安装常用电气设备安装、常用室外配线以及防雷接地等系统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属于强电部分;安防、通信以及计算机等系统形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弱电部分。
2、第二,建筑电气技术能够保证智能建筑设备的运行。在智能建筑的建设中,由于弱电设备之间存在着干扰的现象,所以在智能建筑的施工中要对每个设备进行人力物力的投资,以便减少在安装过程中能源的消耗。
3、电气装置施工技术。电气装置施工主要包括线路的安装施工、用电设备的安装施工和电源变配电所的施工。在进行电气装置安装中,施工单位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保障每个施工小组都有明确的施工任务,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不同小组之间的联系,促进小组与小组施工工程能够有效的衔接。监督部门要注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和检测。
4、综上所述,机电安装工程包括消防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系统及其他方面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展和工程质量。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建筑物功能性也日趋多元化,对机电安装的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
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安全技术要求严格,包括室内外的线路敷设。了解这些安全技术要求,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室内线路室内线路有明敷和暗敷的绝缘导线和电缆,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敷设。室外线路室外线路主要有绝缘导线架空敷设和绝缘电缆埋地敷设两种,偶尔也会有电缆线架空明敷的情况。
电缆线路敷设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电缆的选择:必须包含所有工作芯线以及保护零线或保护线芯线。对于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使用五芯电缆,其中淡蓝色芯线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用作PE线,且不得混淆使用。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均应采用“三相五线制”;TN-S供电系统,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用绿/黄双色线,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中间、末端处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施工安全用电措施有哪些?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接地与接零 (1)在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临时用电线路将搭设在室内高处,采用瓷瓶、瓷夹等固定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m。本临时用电将采用分级配电方式,开关箱由分配电箱供电,线路将兼顾施工现场临时照明、加工间、办公等部位的用电需求。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将尽可能分开设置,如合用一台配电箱时,二者线路将分开配电。
母线槽水平安装时,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8mm,吊架间距不应大于2m。每节母线槽的支架不应少于1个,转弯处应增设支架加强。垂直安装时应设置弹簧支架,A选项错误。金属导管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本文介绍了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钢导管连接钢导管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导管或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按每个检验批的导管连接头总数抽查20%,且不得少于1处。
室内配电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8mm,室内照明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6mm。母线槽固定点设置要求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母线槽固定点应每段设置一个,且每层不得少于一个支架,其间距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距拐弯0.4~0.6m处应设置支架,固定点位置不应设置在母线槽的连接处或分接单元处。
本题考查的是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母线槽安装连接要求:母线槽直线段安装应平直,配电母线槽水平度与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5‰,全长最大偏差不宜大于20mm;照明母线槽水平偏差全长不应大于5mm,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0mm。母线应与外壳同心,允许偏差应为±5mm。
【知识点】供电干线及室内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要求。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管内。
在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分坑放样是关键步骤,它确保了铁塔稳固的基础位置。通过精准测量,我们能够依照设计图纸,巧妙运用经纬仪、全站仪或GPS技术,精确地定位各个基础坑口。测量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控制桩,包括塔位、转角和直线控制点,这些都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用仪器依次测出水平角135度、225度、315度,依上述步骤,可分坑测量放样完成其余三个基础坑的坑位桩。正侧面基础根开相同的铁塔基础均可按此方法分坑。
电力铁塔基础分坑要求:在进行分坑放样的时候,以基础中心桩为准,以电力铁塔基坑底与中心桩高差控制各个洞深。同时考虑基础浇制成型后基础表面露出地面高度满足设计要求,不能形成凹进地面现象。⑵电力铁塔及明细表及分坑浇制资料中所有高差均为相对中心桩而言,即中心桩处地面标高为±0.00m。
新建基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线路设计图、和坐标及高程控制点,采用放控桩的技控工艺进行施工基面及孔径中心的控制,施工基础按设计根开值,J-XX及J-3XX正5512侧551对角77951mm;J-XX及J-XX正925侧9255对角130891mm;确定放样桩位。
单杆、双杆,分别指输电线路的一基杆塔位,是由一根混凝土电杆组成,或由两根混凝土电杆组合成门型组成。单杆线路的三相导线一般呈正三角排列,双杆线路的三相导线一般呈水平排列。线路复测时,只要找到或根据现有桩位恢复出杆塔位中心桩、线路方向控制村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