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上平台”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上云”,云指的是在网络上按需使用资源的业务模式。另一个是“工业企业上平台”,平台指的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支持工业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来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进一步降本增效。
作为未来工业的神经中枢,工业互联网有望为中国带来万亿级的经济增量。政府政策的集中扶持,旨在推动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层企业进行标准之争,以加速产业创新与升级。总结 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将加速推动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包括以下类型:跨行业跨领域级类型、行业级类型、企业级类型、专业领域类型、基础性技术类型。跨行业跨领域级类型 该类型兼顾多行业与多领域,是目前最具普适性的平台类型,具备服务工业体系下多行业、多领域的技术能力平台。
在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青岛海尔卡奥斯位居第一。
江西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培育,是江西省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平台的建设将为企业提供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支撑,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此次培育名单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平台和工业物联网平台。
国内比较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卡奥斯COSMOPlat、中国电信、树根互联、徐工汉云、航天云网、宝信软件、华为、国家电网、用友精智、太极股份、阿里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朗坤智慧、羚羊(科大讯飞)、东方国信、浪潮云洲、腾讯云、中电互联、京东科技、长虹等。
海尔集团旗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19年工信部发布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评测中排名第一。该平台已发展至与世界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电气和西门子比肩,拥有4亿用户和390多万家生态资源,主导和参与了31项国家标准和6项国际标准的制定。
海尔COSM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位居领先地位。我特别访问了这个平台,发现它在跨界领域的智慧化做得非常出色,目前已经涵盖了15个主要行业。该平台积累的工业应用程序被放置在应用市场中,但基于该平台开发的SaaS软件相对较少,主要以第三方开发为主。
工业互联网行业并非冷门,而是新兴行业,其发展前景广阔,类似于十年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崛起。 国家2025工业制造发展政策大力推行工业互联网,市场主流企业如华为、阿里等都在该领域积极发展。 工业互联网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多样,可从事软硬件开发、平台性开发等多个领域。
拉动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工业互联网不仅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带动了大规模的就业增长。随着工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预计将有更多的人因此受益。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渗透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未来还将带动更多新增就业机会的出现。
不冷门,工业互联网这个行业可以算是新兴行业,总体来说,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就业前景首先,工业互联网专业属于新兴行业,市场需求量大,行业前景较好。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因此,工业互联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中国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推动制造业深刻变革。 工业互联网前景预测:工业互联网随物联网技术进步快速发展,预计2027年核心产业经济规模达43万亿元。 政策与市场推动:中国持续出台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为相关领域带来机遇。
华为鸿蒙五大核心龙头包括:润和软件、软通动力、常山北明、拓维信息、诚迈科技。这五家企业在华为鸿蒙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润和软件作为OpenHarmony的发起单位之一,深度参与了鸿蒙生态的建设。软通动力则通过其子公司鸿湖万联,成为华为首批OpenHarmony生态伙伴,共同推动鸿蒙生态的发展。
华为鸿蒙五大核心龙头包括润和软件、诚迈科技、常山北明、软通动力和拓维信息。润和软件是华为鸿蒙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不仅是鸿蒙操作系统的创始成员之一,还积极参与鸿蒙系统的应用开发、适配优化等工作,推动鸿蒙生态的拓展。
华为鸿蒙的五大核心龙头企业分别是:首先,润和软件是鸿蒙操作系统的创始成员之一,与华为海思保持着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参与鸿蒙系统的应用开发、适配优化等工作,推动鸿蒙生态的拓展。
华为鸿蒙的五大核心龙头企业在推动鸿蒙系统生态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些企业包括润和软件、软通动力、常山北明、拓维信息和诚迈科技。润和软件作为OpenHarmony的发起单位之一,深度参与鸿蒙生态建设,是华为HarmonyOS生态的重要共建者。
1、在工业互联网的四个组件中,功能视角和执行视角都是从技术的角度来拆解工业互联网。其中,功能视角关注工业整体系统,是顶层的技术架构,定义并展现了工业核心能力的相互关系;执行视角关注信息系统结构,是支撑功能视角的数字化基础,它对工业物联网的信息/网络能力进行了层级划分。
2、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3、“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